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关于加强计划用电、实行凭证供电的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2 12:10:54  浏览:946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加强计划用电、实行凭证供电的办法

上海市革委会


关于加强计划用电、实行凭证供电的办法
上海市革委会



根据国务院《批转燃料、电力凭证定量供应办法的通知》精神,结合本市具体情况,制定以下办法。
一、实行凭证供电制。
1.实施范围:从一九七八年二季度开始,所有工厂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公社、机关、商店、部队,一律实行凭证供电制。
2.指标分配:市计划用电办公室(以下简称“市电办”)根据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统一制订全市用电指标分配方案(包括统一确定各行业、各单位的厂休日),分到各区、县、局,再逐级分配到各基层单位。生产企业的电证,根据国家下达的生产任务,参照历史最好水平重
新核定的电力消耗定额制定;非生产单位的电证,参照历史用电情况,本着节约的原则制定。电证内容应包括用电单位的电力负荷、电量、用电时间和用电单耗。
电证由主管部门分发,并由“市电办”(或“市电办”所属各地区领导小组、县用电办公室)会章。
3.严格考核:电证规定的各用电指标,对生产企业就是国家考核的经济指标;对非生产单位,是改进管理工作的一项指标,同样要进行考核上报。“市电办”考核到各区、县、局和用电大户,并检查到所有用电单位;区、县、局考核到公社、公司及直属用电单位;公社及公司考核到
所属用电单位。各基层用电单位都要接受变电站计划用电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站管会”)的考核和督促。
4.谁超限谁:所有用电单位都必须严格执行电证所规定的指标,不准超用。对超用的单位,要实行昨超今还的原则,不遵守者实行拉闸限电。对因超指标用电而造成的拉闸限电,主管业务上级不得干涉,并要追究超用电的责任。
二、开展“一查四定”。
各主管部门应组织力量,对所属单位进行用电大普查,查清用电设备、用电性质(如连续性生产设备或非连续性生产设备等)、负荷及电量大小;查清浪费电力、非法用电情况和节约潜力;查清用电单耗上升原因;查清贯彻执行市革委会①关于调整班次规定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实行
“四定”,即:定负荷、定电量、定用电单耗、定用电时间。“一查四定”每年应进行几次,使分配的用电指标更切合实际。 注※市革委会现为市人民政府
三、安装“电力定量器”。
凡用电指标在一百千瓦以上的单位都要逐步装上“电力定量器”,其中,用电量大的单位首先要安装。
各单位应发动群众,制订措施,防止超用电使定量器动作跳闸断电,并不得擅自停用或拆除定量器,如有发现要严肃处理。“站管会”应监督使用。
四、巩固和发展“站管会”这个群众性的管电组织,实现供电和用电相结合,专业管电与群众管电相结合。
“站管会”由市革委会①有关部门或县革委会②批准任命。业务上接受“市电办”各地区领导小组或县用电办公室的领导,下设精干的办事组,处理日常工作,主管单位应全面负责“站管会”的政治思想和业务工作,还应按线路组织若干互助组,以扩大群众性的管电网。 注①市革委
会现为市人民政府 注②县革委会现为县人民政府 “站管会”对各用电单位要立足于帮助,对超用电的单位,如不主动限制用电,经“市电办”各地区领导小组(或县用电办公室)批准,有权进行限制用电和拉闸。
五、厉行节约用电。
大力开展技术革新。在抓群众性小改小革的同时,首先狠抓节电效果显著的大项目,推广行之有效的节电措施。各单位都要制订年、季、月的节电计划。
努力降低电耗。各单位应发动群众,在一九七八年上半年内把产品电耗降低到历史最好水平。已经达到的要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站管会”要考核电耗。对因严重浪费造成超耗而又不改进的企业,经地区领导小组(或县用电办公室)批准,可停供其超耗部分。各生产主管部门首先要

抓好用电大户的降低电耗工作。要把这项工作列为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开展电炉钢、小化肥、棉纺、冷冻、造纸、水泥、电厂厂用电和供电线路损耗等同行业的节电竞赛。要建立、健全用电单耗的统计、考核制度,按规定报送统计报表。
加强非生产用电的管理。机关、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商店、社队、宿舍生活用电应单独装表,取消包费、包电制度。对工厂、企业的转供电,要进行整顿,加强管理,堵塞浪费。严禁生活用电炉。路灯要本着节约原则,适当减小支光。大楼用电梯应订出使用规定,节约用电。
六、因地制宜,大力开展群众办电。
凡有条件的单位,都要制订规划,尽快把余热发电搞上去。对现有余热发电,要巩固提高,保证安全满发,不得擅自停用或拆除。
各级党委要加强对计划用电实行凭证供电工作的领导,做到书记挂帅,专人负责。要把凭证供电制认真贯彻下去,把电力真正象口粮一样地管好。



1978年4月10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批转龙岩市城市医疗救助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福建省龙岩市人民政府


关于批转龙岩市城市医疗救助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龙政综〔2008〕233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按照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全省在2008年普遍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为推进我市城市医疗救助试点工作,并与城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保障制度顺利衔接,市民政局、财政局、卫生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制定了《龙岩市城市医疗救助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已经市政府第2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批转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八月二十九日


龙岩市城市医疗救助实施办法(试行)
市民政局 市财政局 市卫生局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做好城市医疗救助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分别简称“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的衔接,进一步提高城市医疗救助水平,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批转省民政厅等部门关于福建省城市医疗救助试行办法的通知》(闽政〔2005〕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城市医疗救助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便民利民,健全救助体系,规范救助管理,提高救助实效,建立起管理科学、标准合理、程序便捷、操作规范的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切实帮助城市贫困群众解决因患重大疾病医疗费用负担过重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困难和问题。
第三条 城市医疗救助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一)全市统一政策、统一标准,实行属地管理、分级核算,专款专用、收支平衡。
(二)救急、救难、公平、便捷。
(三)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与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支付能力相适应。
(四)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坚持政府救助与社会扶助相结合。
(五)与居民医保和职工医保相衔接。

第二章 医疗救助对象

第四条 现阶段救助对象暂定为具有本市城镇居民户籍的下列贫困群众:
(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二)重点优抚对象(含革命“五老”人员,即老地下党员、老游击队员、老接头户、老交通员、老苏区干部);
  (三)社会福利机构收养的“三无”人员(“三无”即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抚养人)。
国家、省对医疗救助对象有新规定的,按国家、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 医疗救助范围和标准

第五条 资助医疗救助对象(不含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参加本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享受其待遇。参保个人缴费补助办法:
(一)根据《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龙岩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龙政综〔2008〕97号)规定,低保对象个人缴纳部分由当地政府全额资助解决;
(二)非低保人员的重点优抚对象,其个人缴纳部分原则上由本人承担,确有困难的,由本人提出申请,从城市医疗救助基金中给予资助解决。
第六条 医疗救助实行日常医疗救助、住院医疗救助和门诊特殊病种救助相结合的办法。
(一)日常医疗救助。对救助对象中的“三无”人员发给300元/人.年的医疗救助金,实行一年一核定,由县级民政部门统一拨付当地居民医保经办机构后存入“三无”人员居民医保IC卡。
(二)住院医疗救助。救助对象因患重病住院一次性医疗费用,属于医疗救助范围内的,在扣除医疗单位减免、商业保险、居民医保补偿或职工医保报销之后,对其个人实际负担医疗费用(含居民医保、职工医保起付线、按比例个人自付部分,不含自费部分)按60%给予救助。原则上个人当年累计享受住院救助金额不超过10000元。
(三)门诊特殊病种救助。救助对象当年累计医疗费用,属于医疗救助范围内的,在扣除医疗单位减免、商业保险、居民医保补偿或职工医保报销之后,对其个人实际负担医疗费用(含居民医保、职工医保起付线、按比例个人自付部分,不含自费部分)按50%给予救助,最高救助封顶线3000元。门诊特殊病种参照本市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确定的种类。
(四)原则上救助对象当年同时享受住院医疗救助和门诊特殊病种救助累计金额不超过10000元。
第七条 下列情形发生的医疗费用不属于医疗救助范围:
(一)本市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规定的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和医疗服务设施目录以外的费用。
(二)因自杀、自残、打架斗殴、酗酒、吸毒等发生的医疗费用。
(三)因交通事故、医疗事故以及其他赔付责任人应予支付的医疗费用。
(四)因镶牙、整容、矫形、配镜以及保健、康复等发生的费用。
(五)未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在非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所发生的费用。

第四章 医疗救助程序

第八条 依托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信息管理平台,建立城市医疗救助管理系统。鉴于城市低保动态管理特点,城市医疗救助对象信息实行每月更新。新增入保的城市低保对象,在信息更新后享受医疗救助。
第九条 在城市医疗救助软件投入使用前,各县(市、区)民政部门按省、市有关规定办理医疗救助。在城市医疗救助软件投入使用后,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持职工医保卡或居民医保卡直接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
定点医疗机构按照县级民政部门的授权和医疗救助办法规定的医疗救助范围、标准,垫付属于救助额度内的医疗费用。县级民政部门按季度与定点医疗机构结算,财政部门每季度划拨一次医疗救助资金。
第十条 医疗救助对象在本人居住所在地的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因病情需要转外地住院治疗的,参照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的有关规定办理转外住院报批手续。
第十一条 救助对象申请符合规定的门诊特殊病种救助,须提供县级以上医院专家对其所患病种出具的疾病诊断书、有关疾病医疗资料、正式医疗收费收据以及各项费用的证明材料复印件。

第五章 医疗救助服务

第十二条 居民医保定点医院同时作为城市医疗救助定点医院。定点医疗机构原则上参照我市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规定的用药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和医疗服务设施目录为医疗救助对象提供医疗服务。
第十三条 医疗救助对象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期间,院方对其住院床位费、护理费分别给予减收35%和25%的优惠;大型设备检查费、手术项目费用给予减收20%的优惠。
第十四条 定点医疗机构要完善并落实各项诊疗规范和管理制度,保证服务质量,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不得要求医疗救助对象支付按规定应予减免的费用。在使用自费药品、医用耗材、诊疗项目时,应事先书面告知并征得患者或其亲属同意。

第六章 医疗救助基金筹集和管理

第十五条 各县(市、区)应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基金。医疗救助基金主要通过上级财政补助资金、本级财政预算资金、城市医疗救助基金的利息收入、社会捐助以及其它资金等渠道筹集。
(一)财政部门按当地救助对象每人每年100元的标准筹集城市医疗救助资金,并按分担比例列入各级财政预算。
省级财政根据各县(市、区)人均财力情况和医疗救助对象人数给予补助。对享受一般转移支付的县(市)和实际人均财力相当于一般转移支付县水平的县(市),按每人每年8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对人均财力在1.5—2万元之间的县(市),按每人每年5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对人均财力在2万元以上的县(市)以及市辖区,按每人每年2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省级财政补助资金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形式补助给有关县(市、区)。
根据现行财政体制,除省级财政补助外,新罗区所需资金差额部分由市、区两级财政按5∶5分担(即市财政按每人每年4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市本级补助资金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形式下达;其他6个县(市)开展城市医疗救助所需资金差额部分由各县(市)政府自筹解决,市财政不予补助。
在本办法规定的我市现阶段城市医疗救助对象之外,各地人民政府自行决定扩大救助对象范围所需的医疗救助资金,由当地财政全额负担并列入财政预算。
(二)社会各界对城市医疗救助捐赠的资金。鼓励社会各界为城市医疗救助捐赠,由民政部门统一接收,按规定纳入城市医疗救助资金专户,全部用于城市医疗救助。
(三)城市医疗救助基金形成的利息收入以及其他资金。
第十六条 县级财政部门应在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中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基金专账,并按照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管理有关规定,对各项来源的基金收入和支出实行专账核算、专项管理。县级民政部门应设立城市医疗救助基金专账,用于办理资金的核拨、支付和发放业务,并设立城市医疗救助明细台账。
由定点医疗机构垫付的医疗救助资金,经县级民政部门审核,同级财政部门复核后,由县级民政部门拨付医疗机构。
第十七条 医疗救助基金应专款专用,不得从中提取管理费或列支其他任何费用。基金的利息收入应及时转增医疗救助基金。年度医疗救助基金有结余的,应全额结转下年度继续使用,不得抵扣下年度本级财政应列支的资金。
第十八条 民政、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城市医疗救助基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定期向社会公布医疗救助基金的筹集和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采取隐瞒、欺诈等手段骗取医疗救助基金的,依法责令退还;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截留、挤占、挪用、贪污浪费等违法违纪行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

第七章 组织实施

第十九条 城市医疗救助在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由市城乡贫困家庭医疗救助试点工作协调小组负责组织指导和协调。各级政府应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各有关部门应密切配合,加强制度衔接,为做好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第二十条 民政部门负责牵头组织实施和管理城市医疗救助工作,研究拟定城市医疗救助政策和实施细则,建立健全城市医疗救助各项规章制度。
第二十一条 财政部门负责城市医疗救助基金的筹集、支付和监管,会同民政部门制定城市医疗救助基金管理规定,根据审定的用款计划,及时将医疗救助基金拨付到位并予以检查监督。城市医疗救助所需工作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
第二十二条 卫生部门负责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督促落实医疗优惠政策,抓好定点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第二十三条 劳动保障部门配合做好城市医疗救助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衔接工作。
第二十四条 审计、监察部门负责对医疗救助资金的审计监督,确保资金安全和合理使用。
第二十五条 有关单位、组织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所需情况,配合有关医疗救助工作的调查核实。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市民政局会同市财政局、市卫生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及城市医疗救助的运行情况,对城市医疗救助政策适时提出调整意见,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市民政局会同市财政局、市卫生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龙岩市人民政府批转市民政局等制定的龙岩市城市医疗救助试行办法的通知》(龙政综〔2007〕20号)和各县(市、区)原出台的城市医疗救助试行办法同时停止执行。

交通部关于印发《交通部会计工作升级标准评分细则(试行)》的通知

交通部


交通部关于印发《交通部会计工作升级标准评分细则(试行)》的通知
交通部



部属及双重领导交通企事业各单位:
为进一步推动会计达标升级工作,根据财政部《会计工作达标升级试行办法》的要求,制订了《交通部会计工作升级标准评分细则》,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会计工作三级、二级标准总的要求是:建立健全适应内部管理需要的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对资金、成本(费用)、财务成果等建立有效的计划、控制、核算、分析、考核办法和体系,积极参与单位经营决策,在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并有若干经济指标
达到规定要求。
请各单位根据《交通部会计工作升级标准评分细则(试行)》,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制订会计工作升级的实施细则,并报部(财务会计司)。
附:交通部会计工作升级标准评分细则(试行)
一九八九年九月十五日

交通部会计工作升级标准评分细则(试行)
-------------------------------------------------------------------
| 考 核 内 容 | 标 | 评 分 标 准 | |
项 目 |-----------------| 准 |---------------------------|扣分|得 分
| 三 级 | 二 级 | 分 | 三 级 | 二 级 | |
---------|-----------------|---|---------------------------|--|----
一、会计核算工 |1.各项定额健全,形成定额体系, | 7 |1.流动资金占用,材料、燃料、动力消耗,劳动工 | |
作 | 有严格的考核制度,能适时修 | | 时或劳动定员,设备利用或设备完好率,费用开 | |
(35分) | 正定额,保证定额先进合理。 | | 支定额不健全、不完整的扣4分。每缺一项定额 | |
| | | 扣1分,扣完4分为止。 | |
| | |2.不严格执行定额和考核制度的扣2分。 | |
| | |3.长时间不修改,定额明显不合理的扣1分。 | |
|-----------------|---|---------------------------|--|----
|2.各种财产、物资有严密的管理 | 7 |1.各种财产、物资、包括原材料、燃料、备品配件、 | |
| 制度,计量达到国家对企业升 | | 产成品、低值易耗品等管理制度不科学、不完整、 | |
| 级规定的要求。 | | 不适用的扣2分。每缺一项扣0.5分,扣完2分为止。| |
| | |2.对物资出入库不认真贯彻质量检验制度,以致缺 | |
| | | 斤少两、质量不好,未能追究索赔的扣2分。 | |
| | |3.对财产、物资未严格执行定期盘点制度的扣1分。 | |
| | | 流动资产的盘盈、盘亏数额超过资金占用总额20% | |
| | | 的扣1分。 | |
| | |4.计量未达到国家升级规定要求的扣3分。 | |
|-----------------|---|---------------------------|--|----
|3.单位的一切经济活动有完备的 | 7 |1.一切经济活动不严格执行原始记录填报、传递制 | |
| 原始记录,做到记录准确,传 | | 度的扣2分;制度不合理,不完备的扣1分。 | |
| 递、反馈及时,并有定期考核 | |2.原始记录不准确、传递反馈不及时每发现一笔扣 | |
-------------------------------------------------------------------

续上表
-------------------------------------------------------------------
| 考 核 内 容 | 标 | 评 分 标 准 | |
项 目 |-----------------| 准 |---------------------------|扣分|得 分
| 三 级 | 二 级 | 分 | 三 级 | 二 级 | |
---------|-----------------|---|---------------------------|--|----
| 制度。 | | 0.5分,扣完2分为止。 | |
| | |3.无定期考核制度的扣1.5分。 | |
|-----------------|---|---------------------------|--|----
|4.建立了与本单位经济责任制相 | 7 |1.未建立与经济责任制相适应的经济核算体系的不 | |
| 适应的内部核算体系及核算制 | | 得分。 | |
| 度,做到岗位职责明确、核算 | |2.核算体系不完整,不切实际的扣2分。 | |
| 方法切实可行,并有与现行制 | |3.实行分级核算管理的单位,没有相应的核算和考 | |
| 度相衔结的考核办法。 | | 核制度的扣2分。 | |
|-----------------|---|---------------------------|--|----
|5.有定期进行经济活动分析的制 | 7 |1.未建立定期的经济活动分析制度的扣2分。 | |
| 度,做出切合实际的经济活动 | |2.虽定期组织经济活动分析,但作用不大,效果不 | |
| 分析报告,提出有见解性的建 | | 明显的扣2分。 | |
| 议和措施,对改进企业经营管 | |3.提交的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未能揭示影响经济效益 | |
| 理起到一定的作用。 | | 的问题并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或措施的扣2分。 | |
| | |4.有关职能部门不能按期提出分析报告和建议措施 | |
| | | 的扣1分。 | |
---------|-----------------|---|---------------------------|--|----
二、财务管理 |6.流动资金调度筹措得当,使用 | 9 |1.流动资金筹措方式得当,分配使用不合理的扣3分。 | |
(35分) | 合理,严格执行计划、控制考 | |2.未严格执行计划控制考核办法和归口分级管理制 | |
| 核办法和归口管理制度,资金 | | 度的扣3分。 | |
| 使用效果好。其中三级:流动 | |3.三级:流动资金周转率达不到本行业同类企业较 | |
-------------------------------------------------------------------
续上表
-------------------------------------------------------------------
| 考 核 内 容 | 标 | 评 分 标 准 | |
项 目 |-----------------| 准 |---------------------------|扣分|得 分
| 三 级 | 二 级 | 分 | 三 级 | 二 级 | |
---------|-----------------|---|---------------------------|--|----
| 资金周转率达到本行业同类企 | | 好水平的扣3分。 | |
| 业较好水平;二级:流动资金 | |4.二级:流动资金周转率达不到本行业同类企业平 | |
| 周转率达到本行业同类企业平 | | 均先进水平扣3分。 | |
| 均先进水平。 | | | |
|-----------------|---|---------------------------|--|----
|7.固定资产和固定资金管理使用 | 9 |1.固定资产和资金使用不合理,未使用、不需要、 | |
| 合理,严格执行购建、转移、 | | 封存或闲置固定资产超过企业固定资产原值20% | |
| 调拨、清理报废办法和归口分 | | 的扣2分,超过10%的扣1分,低于10%的不扣分。| |
| 级管理制度。做到投资项目都 | |2.固定资产购进、转移、调拨、维修、清理报废手 | |
| 有经济论证,严格计划控制, | | 续和审批制度不严格、不健全的每笔扣0.5分,扣 | |
| 节约使用资金,在促进技术进 | | 完2分为止。 | |
| 步,产品更新换代,为企业增 | |3.对投资项目缺乏经济论证或对购建项目出现的盲 | |
| 加后劲上做出成绩,取得较好 | | 目乱建、不配套、不合理、不经济实用等现象未及 | |
| 的资金使用效果。 | | 时采取措施,以致计划失控,资金浪费的扣1.5分。 | |
| | |4.投资项目未达到经济论证效益的扣1.5分。 | |
|-----------------|---|---------------------------|--|----
|8.严格遵守成本管理条例,有成 | 9 |1.不严格遵守成本管理条例,无成本管理制度和成 | |
| 本管理考核制度及适合自己特 | | 本考核办法的扣2分。 | |
| 点的成本计算规程 | |2.未建立适合自己特点和管理要求的成本计算规程 | |
| 其中三级:主要单位成本达到 | | 的扣2分。 | |
-------------------------------------------------------------------

续上表
-------------------------------------------------------------------
| 考 核 内 容 | 标 | 评 分 标 准 | |
项 目 |-----------------| 准 |---------------------------|扣分|得 分
| 三 级 | 二 级 | 分 | 三 级 | 二 级 | |
---------|-----------------|---|---------------------------|--|----
| 本行业同类企业较好水平;二 | |3.擅自扩大成本开支范围每发生一项扣0.5分,扣完 | |
| 级:主要单位成本达到本行业 | | 2分为止。 | |
| 同类企业平均先进水平。 | |4.三级:主要单位成本达不到本行业同类企业较好 | |
| | | 水平的扣3分。 | |
| | |5.二级:主要单位成本达不到本行业同类企业平均 | |
| | | 先进水平的扣3分。 | |
|-----------------|---|---------------------------|--|----
|9.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合理 | 8 |1.在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三者之间经济关系中违 | |
| 分配使用税后留利。 | | 反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扣4分。 | |
| | |2.在使用税后留利的各专项基金时,不遵守财经纪 | |
| | | 律规定,每发生一笔扣1分,扣完4分为止。 | |
---------|-----------------|---|---------------------------|--|----
三、现代化管理 |10.能根据国家计划和市场需要实 | 7 |1.未实行目标管理、进行指标分解的扣3.5分。 | |
方法的运用 | 行目标管理,并在实现目标的 | |2.虽有目标管理、指标分解,但无控制和考核的措 | |
(20分) | 过程中有控制和考核的措施和 | | 施、办法的扣3.5分。 | |
| 办法。 | | | |
|-----------------|---|---------------------------|--|----
|11.运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参与企业 | 7 |1.未推行现代化管理方法的不得分。 | |
| 经营预测和决策,取得一定的 | |2.虽运用了现代化管理方法,但因不切实际,或因 | |
| 效果。 | | 客观原因的变化,在企业生产经营预测和决策中 | |
| | | 无效果扣4分。 | |
-------------------------------------------------------------------
续上表
-------------------------------------------------------------------
| 考 核 内 容 | 标 | 评 分 标 准 | |
项 目 |-----------------| 准 |---------------------------|扣分|得 分
| 三 级 | 二 级 | 分 | 三 级 | 二 级 | |
---------|-----------------|---|---------------------------|--|----
|12.在会计核算中积极推广应用电 | 6 |1.未在会计核算中推广应用电子计算机的不得分。 | |
| 子机算机,计算机应用达到系 | |2.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核算项目未达到50%的不得 | |
| 统化、段落化。 | | 分。 | |
---------|-----------------|---|---------------------------|--|----
四、经济效益指 |三级:13.资金利税率、人均实现 |10 |三级:1.资金利税率未达到本行业同类企业较好水 | |
标 | 利税、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 | | 平扣4分。 | |
(10分) | 本行业同类企业较好水平。 | | 2.人均实现利税未达到本行业同类企业较好 | |
| | 8 | 水平的扣3分。 | |
| | | 3.全员劳动生产率未达到本行业同类企业较 | |
| | | 好水平扣3分。 | |
|二级:14.资金利税率、人均实现 | |二级:1.资金利税率未达到本行业同类企业平均先 | |
| 利税、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 | | 进水平的扣4分(参照国家二级企业标准, | |
| 本行业同类企业平均先进水 | | 下同)。 | |
| 平(参照国家二级企业标准 | | 2.人均实现利税未达到本行业同类企业平均 | |
| 执行)。 | | 先进水平的扣3分。 | |
| | | 3.全员劳动生产率未达到本行业同类企业平 | |
| | | 均先进水平扣3分。 | |
-------------------------------------------------------------------



1989年9月15日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